魔视智能、Nullmax与纵目科技的命运分野泊车方案厂商生死局
时间: 2025-03-17 16:53:28 | 作者: 安博电竞提现要求-荣誉
【摘要】在智能驾驶的浪潮中,泊车场景曾被视作技术落地的“黄金赛道”,但行业洗牌的残酷性远超预期。
特斯拉、华为、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强势开启智能泊车自研,通过全栈技术掌控成本与迭代节奏,再次挤压传统智能泊车方案商的生存空间。
从纵目科技的轰然崩塌,到魔视智能的持续深耕,再到Nullmax的生态突围,泊车方案厂商的生存逻辑正在发生剧变。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1-2025年国内自动泊车市场规模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6%,到2025年有望达到442亿元。
智能泊车厂商往往面临技术升级迭代的压力,传统低阶泊车方案擅长的自动泊车辅助(APA)和遥控泊车辅助(RPA)因体验不佳与市场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逐渐被淘汰;高阶行泊一体、记忆泊车、自主代客泊车(AVP)成为主流,但仍量产有限。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4年1-11月,记忆泊车辅助(HPA)与自主代客泊车(AVP)两大高阶功能的搭载量有所增加,分别达到42.4万套和23.4万套,但其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分别为2.1%和1.2%。
同时,当前HPA和AVP的重磅玩家是华为、小鹏这类头部公司,挤压泊车供应商向上突破的市场空间。
特斯拉、华为、蔚小理等自研派通过全栈技术掌控成本与迭代节奏,再次挤压传统供应商的生存空间。
以纵目科技为例,公司曾为赛力斯问界M5/M7提供泊车方案,却在华为智选模式入局后被全面替代,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从资本市场的态度来看,近期,泊车供应商魔视智能获得新一轮融资,金额在数亿元,投资方为某地政府的投资平台,这轮融资之后,魔视智能或将冲刺IPO。
要知道,当前的泊车供应商想要拿到融资并不是特别容易,长期资金市场对于智能泊车的态度非常谨慎。
同为泊车供应商的纵目科技曾三次冲击IPO均以失败告终,包括新三板摘牌、科创板撤回申请以及港交所IPO未果。
与此同时,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导致主机厂加大对供应商的压榨强度,泊车算法的license往往被压的很低,使得泊车算法供应商的营收受到影响。
而复杂停车场环境中,依赖视觉/激光雷达融合感知的智能泊车方案成本高昂;行泊一体域控需同时处理高速动态场景中行车与低速静态场景中泊车的感知数据,对芯片算力与算法架构提出极高要求。
由此,技术难、融资难、盈利难这三大难关就让不少智能泊车厂商被迫出局,资本的狂欢终究留下了一地泡沐,智能泊车的下一场进入技术达尔文主义的“进化时刻”。
智能泊车行业已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泊车方案商凭借先发优势和资源渠道就能拿项目的时刻一去不复返,以技术为核心的洗牌大幕正式拉开。
泊车算法想要有效集成到行泊一体、舱泊一体的智驾方案中,就要具备多种芯片平台的适配能力。
没有超强的算法能力、难以适配多种芯片平台、量产没有到达预期都意味着泊车方案商将随之失去主机厂客户的信任。
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S7除了基础的自动泊车辅助(APA)和遥控泊车辅助(RPA)功能外,智界S7还具备记忆泊车辅助(HPA)和自主代客泊车(AVP)等功能;小鹏汽车更是早在小鹏G3的时代就开始宣传自动泊车能力。
比亚迪每次举行发布会活动总会在现场布置自动泊车展示区域,而极氪针对007这款车型也将机械库位自动泊车作为重点宣传对象,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一直将自动泊车作为主要强调的核心能力。
Nullmax基于自身的强大视觉技术,以及对行泊车功能的深刻理解,为其新款纯电车型开发涵盖前视、后视、侧视以及环视的全方位感知系统,企业来提供基于英伟达Orin-X平台的行车、泊车整套视觉感知算法,已获得多家公司的量产定点。
魔视智能已推出了新新一代面向高阶智驾的多模态前融合BEV感知方案CYCLOPS,通过高分辨率环视摄像头的使用以及环侧视摄像头的真正复用,不但可以实现在线矢量地图建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车企逐步降低系统成本。
截至目前,魔视智能已经成功拿下了多家头部车企的项目定点,这其中包含广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和一汽的项目定点,提供包含自动泊车、遥控泊车、记忆泊车在内的智能驾驶功能。
但是AVP需要车端、停车场端、云端协同,当前停车场改造意愿低、高精地图覆盖率不足、数据所有权争议等问题导致落地缓慢,公司的技术路线又高度依赖高精地图、停车场运营商等生态伙伴。
由此,魔视的技术路线仍处于商业化试点阶段,能否构建完整的合作生态圈成为公司业务能不能成功的关键。
不论是车企自研还是供应商的方案补给,智能泊车的淘汰赛不仅要看技术水平,更要看战略定力。
从客户端来看,除了赛力斯之外,长安、奇瑞乃至于比亚迪、长城以及一汽,都曾是纵目科技的客户。
但这些企业大多从2023年开始,大力投入到自研上,这就导致了纵目科技核心客户不断流失。
2024年,纵目选择押注无人驾驶充电机器人,即所谓的FlashBot业务,并且投入了超过300人团队。
然而,基于低速园区机器人的充电机器人与乘用车智驾技术路线差异大,导致公司资源分散、主业失血。
由此,缺乏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企业,即使曾为细分市场龙头或也难以抵御行业变革,智能泊车厂商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生态与商业模式的突破,方能有机会线
内卷加剧与国产份额提升共振之下,从单打独斗到利益共同体的生态进化成为国产厂商稳住一马当先的优势的重点。
高阶智能泊车落地仍需要智能泊车方案商联合高精地图商、停车场运营商共建AVP生态。
纵目科技跌落神坛标志着行业进入“技术达尔文主义”时代;魔视智能的深耕与Nullmax的生态化探索虽展现韧性,但仍需直面车企自研与资本寒冬的双重压力。
智能泊车行业的生存法则已然清晰,要么有足够的硬件整合能力,要么通过算法迭代打造“软”实力,更关键是够“快”,实现量产落地,方得一线生机。
正处级舅舅没帮过我,退休后到我单位喝茶,见到领导愣住了:这三种领导别追随了!
37岁女星大爆TVB工资低不够生活,离巢后定居内地生活,到餐厅做服务员被责骂
加完油开车就跑逃单500,百万保时捷车主已落网,两省三地警察追了三天两夜
NASA 确认 Crew-9 龙飞船提前一天返回地球,带回两位滞留宇航员
OPPO Find X8S真机首曝:全球最窄四等边 比iPhone 16 Pro Max更窄